2025年4月11日—14日,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以下簡稱“中艾協”)主辦的第十屆全國艾滋病學術大會,在浪漫之城廣東珠海隆重開幕。在艾研項目總結大會上,艾迪藥業公布了我國首個抗HIV口服1類創新藥——艾諾韋林(ANV)初治HIV人群RACER研究預存耐藥亞組病毒學有效性結果。這一研究結果,有望改變我國現有預存耐藥HIV人群的臨床治療模式。
我國初治人群預存耐藥形勢嚴峻,傳統非核苷類藥物治療面臨挑戰
據我國CDC 2004~2022年統計數據,我國初治HIV人群預存耐藥流行率逐年攀升,2022年總體達7.8%。其中,傳統非核苷類藥物預存耐藥率達6.7%,現有一線藥物依非韋倫(EFV)的預存耐藥率更是達到6.3% [1]。造成傳統非核苷類藥物耐藥的最常見相關突變位點包括K103和V179,這些位點突變可導致EFV藥物敏感性顯著下降,進而導致病毒學失敗和治療失敗,并可能進一步造成傳播性耐藥。綜上,現有一線以EFV為基礎的方案亟待優化替換。
艾諾韋林:結構優化,不懼耐藥
艾諾韋林(ANV)是新一代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于2017年3月獲批開展臨床研究。經過眾多科研工作者和臨床專家的共同努力,ANV于2021年6月獲批上市(艾邦德?)。不同于傳統非核苷類藥物EFV的“剛性蝴蝶”結構,ANV具有獨特的、優化“柔性馬蹄”結構,并有著不同于EFV的逆轉錄酶結合位點 [2]。除了和EFV有著類似的K101和K103等位點弱作用氫鍵結合外,ANV更多地還通過強效π-π堆積結合Y181和W229位點。ANV抑制逆轉錄酶活性不依賴K103位點,因此對EFV常見的K103N仍舊保持敏感。體外藥敏試驗進一步證明,ANV對主要傳統非核苷類藥物耐藥相關突變K103N、L100I、Y181C和G190A抑制商(IQ)均高于敏感性閾值,蛋白結合校正的半數有效濃度(pa-EC50)倍數變化(FC)均低于耐藥性閾值。
艾諾韋林:臨床循證,抑制率更高
RACER研究是我國首個口服抗艾創新藥注冊性Ⅲ期試驗,全國共計7家臨床中心參加,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教授牽頭。630例初治HIV參研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服用 ANV 150mg和 EFV 600mg,均聯合拉米夫定和替諾福韋,每天一次,雙盲治療至48周 [3]。其中有69例參研者僅檢出傳統NNRTI耐藥相關突變,ANV組42例(13.3%),EFV組27例(8.6%)[4]。常見的突變位點主要包括V179和V106,既往報告可導致EFV高度交叉耐藥和病毒學抑制百分比降低 [5-8]。
治療24周和48周時,ANV組預存傳統NNRTI耐藥相關突變亞組病毒學抑制(HIV RNA水平<50 copies/mL)百分比分別為95%和88%,均高于EFV組的74%和74%。另外,ANV組治療病毒學抑制作用不受基線是否預存相關耐藥突變的影響,治療48周基線預存耐藥和野生型參研者抑制百分比分別為88%和89%,兩者相當。與之相比,EFV組抑制百分比則從野生型參研者的94%下降到了預存耐藥參研者的74%。這一發現表明,使用ANV方案治療時一般不用考慮基線耐藥基因型檢測,而使用EFV方案則要考慮根據基線檢測及時調整方案,尤其是在EFV耐藥高流行地區。
ANV方案預存耐藥亞組共計有5例治療在48周未實現病毒學抑制,其中3例在后續的48~96周開放治療期中繼續ANV方案治療實現病毒學抑制。EFV方案預存耐藥亞組共計7例未實現病毒學抑制,其中4例轉為ANV方案治療實現病毒學抑制。另外,共計4例參研者預存K103N突變,其中3例使用了ANV方案均實現病毒學抑制。
關注依從性,優化一線治療方案
目前我國HIV人群預存耐藥突變處于中等流行水平(6%)需要警惕,但是抗逆轉錄治療成功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診斷治療和長期的依從性管理 [9]。ANV方案包括后續上市的以ANV為基礎組成的固定劑量復方制劑——艾諾米替片(復邦德?)抗病毒有效性確切,在神經精神、肝臟及心血管代謝安全性方面具有優勢。因此,長期治療依從性和接受性高,可最大程度降低耐藥風險,減少治療失敗。對于初治和既往以EFV為基礎方案治療的轉換人群,在現有臨床耐藥流行情況下使用ANV方案可以不依賴基線耐藥檢測。
當下國際形勢波譎云詭,而我國既往抗HIV創新藥物幾乎被進口產品壟斷。艾迪藥業作為創新型民族抗艾研發企業,在民族抗艾事業上責無旁貸,力求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多元的藥物選擇,不斷滿足國內艾滋病治療升級的迫切需求,助力中國和全球實現“2030年消除艾滋病公共威脅”的目標!
特別感謝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張福杰教授團隊在本項研究中基因型耐藥和HIV RNA定量檢測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接下來,該項研究的更多具體內容將在其他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上進一步分享,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Liu X, Wang D, Hu J, et al. Changes in HIV-1 Subtypes/Sub-Subtypes, and 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 Among ART-Na?ve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 China, 2004-2022. China CDC Wkly. 2023;5(30):664-671.
2.Mitchell ML, Son JC, Guo H, et al. N1-Alkyl pyrimidinediones as non-nucleoside inhibitors of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20(5):1589-92.
3.Su B, Gao G, Wang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inuovirine versus efavirenz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lamivudine/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for medication of treatment-na?ve HIV-1-positive adults: week 48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3 clinical trial followed by an open-label setting until week 96.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36: 100769.
4.https://www.authorea.com/users/824652/articles/1220830-the-effect-of-pretreatment-potential-drug-resistance-to-ainuovirine-based-antiviral-therapy-in-patients-with-hiv-aids-48-week-results-from-a-randomized-controlled-phase-3-clinical-trial
5.Chen H, Hao J, Hu J, et al. Pretreatment HIV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Molecular Transmission Network Among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in China in 2022: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 2023;9:e50894.
6.Brenner B, Turner D, Oliveira M, et al. A V106M mutation in HIV-1 clade C viruses exposed to efavirenz confers cross-resistance to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AIDS. 2003;17(1):F1-5.
7.Zhang M, Ma Y, Wang Z, et al. Prevalence and transmission of 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1 in Shanghai China, 2017-2021. Virulence. 2024;15(1):2373105.
8.Wang Z, Zhang M, Wang J, et al. Efficacy of Efavirenz-Based Regimen in Antiretroviral- Na?ve Patients with HIV-1 V179D/E Mutations in Shanghai, China. Infect Dis Ther. 2023; 12(1):245-255.
9.Niu D, Tang H, Chen F, et al. PLoS One. 2023;18(5):e0284405.
關于艾邦德?(艾諾韋林片)和復邦德?(艾諾米替片)
艾邦德?(艾諾韋林片)2021年6月獲批上市,是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治療HIV-1感染的原研口服1類新藥。同年,《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版)》將艾諾韋林被正式納入指南治療方案目錄。復邦德?(艾諾米替片)于2022年12月獲批上市,是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聯單片復方抗HIV-1感染1類新藥,在艾諾韋林的基礎上加入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和拉米夫定,組成復方制劑。2024年,艾諾米替片首次入選《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4版)》,并獲得A1級高質量推薦,艾諾韋林片則繼續保留。
關于艾迪藥業
艾迪藥業以抗艾滋病藥物為核心發展領域,同時發揮人源蛋白領域的競爭優勢,以國內未被滿足的臨床診療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研發和銷售創新性藥物。截止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核心在研產品包括8個1類新藥和4個2類新藥,范圍涉及抗HIV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長效治療藥物、炎癥、腦卒中等治療領域,累計擁有授權專利37項。兩款創新藥艾邦德?(艾諾韋林片)和復邦德?(艾諾米替片)已獲批上市,并納入最新國家醫保目錄;全新化學結構的整合酶鏈轉移抑制劑ACC017片,于2024年1月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截至2024年三季報披露日,該項目Ⅰb/Ⅱa 期臨床試驗已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正式啟動,受試者篩選入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通過布局開發系列抗病毒新藥管線,力求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多元的產品選擇,形成產品集群,不斷滿足國內艾滋病治療升級的迫切需求。
免責聲明
以上研究內容均整理自公開發表論文,不代表艾迪藥業觀點或立場。僅供醫學專業人士學習、交流及分享,不構成商業推廣或治療建議。如有治療需求,請聯系專業醫師。